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新闻快讯

当前位置是: 首页 -> 新闻快讯 -> 正文

艺术学院“星雨”少数民族乐舞音华大赛圆满落幕

作者: 文彩溢 黄琪媛 发布时间: 2024-11-23 浏览次数:

11月23日晚,艺术学院精心组织的“星雨”少数民族乐舞音华大赛在我校南风剧场盛大举行,此次大赛汇聚了各民族特色乐舞,旨在弘扬少数民族优秀文化,促进文化交流与融合,展现艺术学院学子对多元文化的深刻理解与精彩诠释。学校退休老领导周进芳教授、党委统战部副部长王官华、党委统战部办公室主任汪雪、艺术学院领导等莅临比赛现场,一同领略这场音乐盛典,共享艺术华章。

本次大赛邀请到了体育学院刘子丹以及教育学院陈懿,艺术学院许凤蓉、康平、高世云、肖兴云、李博丽、杨婷等教师担任此次大赛评委。他们用专业的评判为比赛的公正性与权威性保驾护航。

来自艺术学院不同年级的十三组参赛选手们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登上了少数民族乐舞音华大赛决赛的舞台,他们身着绚丽多彩的民族服饰,用音乐与舞蹈编织出一幅幅民族风情画卷。从悠扬空灵的彝族歌曲,到热情奔放的维吾尔族舞蹈;从热情好客的壮族民歌,到清脆悦耳的傣族音乐,同学们怀揣着对音乐的热爱与梦想,用他们美妙的歌声和精湛的演奏技艺,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震撼心灵的视听盛宴,此次比赛不仅让现场师生们感受到了少数民族音乐的魅力,更唤醒了大家对于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保护意识。

彝族歌曲《不要怕》率先登场,苏倩颍小组的同学们用热情的笑容和极具感染力的表演,瞬间点燃了现场气氛,仿佛将大家带到了风景宜人、淳朴善良的大凉山。潘耀辉在闵文博的吉他伴奏中演唱了独具特色的闽南语歌曲《浪子回头》,在演唱过程中,乐器的演奏与歌手的嗓音相互交融,彼此衬托,共同为歌曲增色不少,使整首歌曲更加饱满丰富。蒙古族舞蹈《原上草》在王婷婷的舞姿中将草原儿女的飒爽英姿以及豪迈奔放之情展现得淋漓极致。王元丽小组的壮族艺术歌曲《越人歌》,他们通过多声部对歌曲进行了完美的诠释,同时在陈李航的竹笛声中将壮族人民表达感情时的委婉含蓄表现得恰到好处。维吾尔族歌舞《楼兰少女》在潘佩婀娜多姿的表演尽显绚丽多彩。邓雅君独唱的土家族民歌《门前一口堰》将土家人的醇厚质朴表达的栩栩如生。刘嘉宇、何珊珊深情对唱的《壮族山歌》,将壮族人民最真挚最热情的祝福带给了全场观众,也将比赛氛围推向高潮。梁境纹小组演绎的扬琴重奏《喜讯》热情奔放,清脆悦耳的音符交织成美妙旋律,令人回味无穷。来自藏族的姑娘边珍更将自己民族的歌曲《天上的仙女》唱响全场,引得阵阵掌声。李秋旻独唱的《一杯美酒》以其醇厚甜美的嗓音、灵动活泼的演唱风格,将歌曲中维吾尔族少女对爱情的炽热向往与对生活的欣然陶醉完美诠释。赵吉睿用葫芦丝一气呵成将白族音乐《篝火狂欢夜》表现得热情奔放,她用自己高超的技艺收获了全场呐喊声。傣族音乐合奏《欢乐的泼水节》更是备受瞩目,其中笙演奏者汪国进以其精湛技艺为作品增色不少。

大赛的尾声在付欣怡小组的器乐合奏《云之南》中到来,那悠扬的旋律仿佛是从彩云之南的山水间飘然而至,为这场少数民族歌舞比赛奏响了一曲如梦似幻的终章。

经过激烈的角逐,最终评选出一等奖1个、二等奖2个、三等奖3个及优秀奖7个,其中赵吉睿脱颖而出,凭借葫芦丝的出色演奏荣获大赛一等奖。领导嘉宾及评委老师们对此次大赛给予高度评价,认为参赛作品质量上乘、表演精彩,充分展示了艺术学院在少数民族艺术教育与传承方面的显著成果,同时也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努力,将民族文化与现代艺术相结合,创作出更多具有时代特色与文化内涵的艺术佳作。

此次“星雨” 少数民族乐舞音华大赛,进一步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促进了少数民族文化在校园内的传承与发展,为艺术学院培养具有多元文化视野和创新精神的艺术人才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艺术学院将继续举办更多此类活动,推动少数民族文化艺术的繁荣与发展,让多元文化之花在校园绽放得更加绚烂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