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文化的寓意
(一)太和和谐思想
人们常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来概括天人和谐的状态理念。古人认为,宇宙之道在于天地交泰——自然和谐,天地交感才能带来万物化育生长。武当文化的核心价值观如果用两个字来总结,那就是“太和”。“最高的和谐,称之为“太和”,“太和”是吉祥之道,有利于万物生长之道。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九”是一个极为重要的数字。它既为“阳数”,又为“极数”,指天之高为“九重”,九是信仰中最崇拜的神秘数字。同时,九又与“久”同音,寓意健康长久。八为地之数,为阴数,八九七十二,是象征天地阴阳交泰的神奇、太和吉利之数,也代表七十二气候。故宫太和殿有七十二根柱子撑起2377平方米的太和殿,武当山有七十二峰朝大顶(太和宫),九宫八观之说。故宫太和殿,武当太和宫都体现了中国人的太和理念。
600多年前,永乐皇帝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并敕封武当山为“大岳太和山”,就表明“太和”即是武当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
(二)“太和”和谐的四个层面
“太和”体现了中国古人希望普遍和谐的愿望,即希望人自我身心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天地和谐。它包括四个层面:和平:个人身心和谐;和睦:人与人的和谐;和美:人与自然的和谐;和合:天地和谐、万物和合。
“太和”思想主要倡导和平和谐:即人自我身心的安宁与和谐。如武当山宫观神道栏杆装饰纹——荷瓶,就象征和平。我们这里用“和平”来形容个人,经过修身养性,达成心平气和,清静和顺,身心和谐,胸怀宽阔,待人和善,乐观向上的精神状态。老子说:“清静为天下正”。“我好静而民自正”。主张慈俭不争、向善积德、诚实守信,和谐共生,以和平宽容的精神对待他人,使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和睦相处,国与国之间和平交往,达成“万国咸宁”的局面。
四、故宫太和殿、钦安殿与武当山太和宫金殿
明永乐年间,明成祖朱棣开始了北建故宫,南修武当工程。北京故宫有太和殿、钦安殿。武当山有太和宫、金殿。
(一)故宫太和殿、钦安殿
故宫太和殿俗称金銮殿,位于北京紫禁城(故宫)南北主轴线的显要位置,并修建了钦安殿,位于御花园正中,南北中轴线上。钦安殿内供奉治世福神玄天真武大帝。从《明实录》的一则记载得到了证实:“嘉靖十四年(1535年)十月丙午,初,上(嘉靖皇帝)又以文祖建钦安殿祀真武之神,诏持增燎垣作天一门及大内左右诸宫益加修饬,至是皆告成。上亲制祀文告,列圣于内殿,仍具皮弃服祭真武之神于钦安殿。”《明实录》明确的告诉我们:永乐皇帝于坤宁宫后建钦安殿以奉祀玄武,嘉靖时增建了燎垣和天一门。永乐皇帝把皇宫的正北方留给了他最尊崇的治世福神玄天上帝。
钦安殿为重檐盝顶,坐落在汉白玉石单层须弥座上,南向,面阔5间,进深3间,黄琉璃瓦顶。殿前出月台,四周围以穿花龙纹汉白玉石栏杆,龙凤望柱头。月台前出丹陛,东西两侧各出台阶。院内东南设焚帛炉,西南置夹杆石,以北各有香亭一座。殿前院墙正中辟门一座,名天一门。钦安殿内置神龛一座,上挂绣金龙帐幔,内供玄天上 正 帝铜像一尊,披发赤足,身著金甲,手执断魔雄剑,坐于宝座上,前供铜龟蛇和“玄天上帝”神牌一面。
(二)武当山太和宫金殿
大岳太和宫,位于大顶天柱峰的顶端。明永乐十年敕建宫宇。金殿为太和宫之正殿。金殿在北京铸造成形,从水路运至均州,然后搬运上大项。殿为钢铸鎏金重檐庑殿式仿木构建筑,面阔进深均为三间,高5.54米,深4.20米,宽5.80米,殿顶正脊两端饰以鸱吻,脊饰以兽头,翼角飞举,饰以龙、凤、海马、天马、獬、仙人等吉样之物,栩栩如生。
上檐斗栱为三抄双下昂六铺作。下檐斗栱为四抄双下昂七铺作。殿身12根立柱和隔扇、梁、枋组成,整个殿宇瓦鳞、粮桷、檐牙、栋柱、门隔、窗棂、门限等诸形毕备。梁枋天花藻井上皆铸有花纹图案,线条柔和流畅。外栏为万历年间云南官民贡献的148根青铜护柱,殿基为精雕花岗岩石砌成,四周装饰花石栏杆。殿内供奉治世福神玄天上帝。
【撰稿:李华涛|发布者:史志锴|审核:成传明】